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度)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于2019年4月,由原西安市临潼区广播电视台、人文临潼采编中心、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三家单位整合宣传服务职能而组建,级别为正处级,是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直属事业单位,对外加挂西安市临潼区广播电视台牌子,归口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宣传部管理。中心拥有临潼区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临潼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调频FM90.4)、“美丽临潼”微信公众号、“临潼发布”微信公众号、“临潼新闻”微信公众号、“美丽临潼”微信视频号、“临潼融媒”抖音号、“爱临潼”APP、“学习强国”临潼融媒号等传播平台,开办《临潼新闻》《文化临潼》《健康临潼》等电视栏目和《Kuangchi姐妹》《即刻临潼》《琳琳的Vlog》《看·见临潼》《临现场》《临视界》《临剧场》等新媒体栏目。图1: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标识.jpg

2.社会责任理念

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外树形象、内聚民心”为目标,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为临潼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2023年度获奖情况

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先后荣获陕西省申报202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优秀组织单位、陕西日报社2022年度新闻宣传先进单位、2023年度陕西日报社发行工作先进单位、三秦都市报社2022年度最佳报道组织奖、2022年度临潼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临潼区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临潼区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高质量发展奋斗奖等称号和奖项;西安市临潼区广播电视台荣获2022年度陕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称号。图2.jpg图3.jpg

作品《火晶柿子“变形记”》获2022年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冬赛三等奖、《石榴籽表白:爱你中国!》获中央网信办2022年度网络评论“创四优”竞赛活动“优秀网评作品”、《关中“绣郎”巧手绣传承》获2022年度陕西新闻奖二等奖、《火晶柿子“变形记”》获2022年度陕西广播影视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新闻类二等奖、《嬴哥心心念徐福的保健品 李斯气得要报警!》获陕西省2022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电视类三类作品。《临潼:番茄小种子种出大产业》等3件作品荣获2022年度三秦都市报“三秦好新闻”奖,《火晶柿子“变形记”》等5件作品获2022年度西安新闻奖、《醉美山任》等13件作品获2022年度西安广播电视奖。“打造地域性文化IP 正向增益城市形象传播”案例获陕西省申报202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提名。图4.jpg图5.jpg图6.jpg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致力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临潼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报道重大主题,强化舆论引导,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扎实做好临潼区委全会、临潼区“两会”、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临潼区农业农村发展大会、《诗咏临潼》经典传诵诗词比赛大会等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和重点部署的宣传报道。图7.jpg图8.jpg

      2.舆论引导

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三个年”活动、“国卫”复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全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全年《临潼新闻》电视新闻栏目播出节目306期,刊播新闻2200余条,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民办实事”“扮靓我的城”等专栏多个,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临潼区委全会、临潼区“两会”、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黄金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宣传主题,融合文字、图片、短视频、定格动画等多种报道形式,用好内宣外宣平台资源,开展短时间、大密度、高质量的集中宣传。其中,春节期间,策划推出《kuangchi姐妹·见面如面》《主播说年俗》特别节目;“十一”黄金周期间,策划拍摄“我为临潼文旅代言”短视频,策划制作“吃(住、行、游、购、娱)在临潼”系列海报,策划推出《俑俑带你游临潼》系列定格动画及《临现场》《临视界》特别节目;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工作中,积极宣传报道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以群众可感可知的数据、事例、变化折射临潼区主题教育开展的成果和实效。

图14.jpg

3.舆论监督

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国卫”复审、重点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旅市场秩序整顿、渭河生态治理、政风行风监督等全区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新闻监督,通过问题曝光,督促整改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区中心工作落地见效。此外,中心还通过拍摄新闻监督曝光短片形式,配合临潼区政府督查室、临潼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临潼分局、行者街办、西泉街办等单位,拍摄制作专题曝光片多部,开展监督检查多次,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整改和落实。全年,共摄制新闻专题曝光片69部。

4.对外宣传

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围绕重点项目、重要活动、重要节点,通过邀请上级媒体来临采访和主动向外推送宣传稿件等形式,开展针对性重点宣传,着力提高“大报大台”上稿率,有效提升临潼城市形象。全年,临潼区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播)各类稿件11200余篇(其中,在中央级媒体刊稿650余篇),20余篇外宣稿件阅读量达“百万+”,临潼故事60余次登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送优质稿件1200余篇,稿件采用量连续11个月保持西安市各区(县)第一。图15:10月10日,《人民日报》13版以《跟着演出去旅行》为题,对临潼区探索“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激发文旅市场活力情况进行了报道.png图16:1月17日,新华社以《神东村里的幸福年》为题,对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情况进行了报道.png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大力加强融媒体矩阵建设,积极构建了“一台”(西安市临潼区广播电视台,含临潼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调频FM90.4〕和临潼区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两微”(“美丽临潼”“临潼发布”2个微信公众号)+“一终端”(“爱临潼”APP)+60余个第三方新媒体账号为主的传播矩阵,精心打造了“美丽临潼”“临潼发布”两大头部账号,基本实现了国内主流新媒体平台的全入驻、全覆盖,以强大平台阵容牢牢占领本地舆论宣传主阵地。通过栏目入驻“美丽临潼”官方微信导流的形式,推动《即刻临潼》《Kuangchi姐妹》《琳琳的Vlog》等新媒体栏目矩阵与平台矩阵串联组网,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互推、内容引流目标,成功打造全媒体矩阵2.0版。图18: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图.jpg

2.融媒体报道

      2023年,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开设社会新闻类新媒体短视频栏目《临视界》,全年播出154期。提质《Kuangchi姐妹》栏目,先后播出27期。注重《琳琳的Vlog》内容策划,重点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全年播出19期。办好记者现场播报类新媒体栏目《临现场》、即时性新闻资讯类新媒体栏目《即刻临潼》,分别播出99期、261期。推送各类新媒体稿件(视频)19000余篇(条),创作播放量“10000+”短视频320余条。策划启动《看·见临潼》精品短视频创推项目,播出精品短视频280余条,累计播放量达400余万次。实施《俑俑和他的朋友们》定格动画创推项目,策划制作《五一逛临潼,先让俑俑给你点个窍》定格动画和《俑俑带你游临潼》中秋、国庆“双节”主题系列定格动画。策划推出《临剧场》系列精品情景短剧。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作用,通过立体多样的媒体资源和多种编辑工具,开展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全媒体编辑审核发布工作,促进各种新闻要素深度融合、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介互联互通,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目标。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运用《临潼新闻》电视栏目、“美丽临潼”“临潼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及时准确刊播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信息,及时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信息。充分发挥新闻资讯类栏目《即刻临潼》作用,围绕民之所呼、所盼、所想、所急,快速准确为本地市民群众提供临潼最新最热的时事、社会热点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图24:《即刻临潼》.jpg

2.社会服务

加大与临潼区属公立医院合作力度,全年制作播出健康科普类节目《健康临潼》15期,重点围绕提高市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常见病预防、慢性病防治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在“美丽临潼”微信公众号、“爱临潼”APP设置“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内容版块,向市民群众提供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公交查询、网络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等便民服务。图25:社会服务.png

3.公益活动

2023年,围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等内容,临潼区电视台共刊播公益广告26条。围绕“世界读书日”“电信反诈”等主题,拍摄了《悦阅临潼向未来》公益宣传片和《反诈小剧场》公益短片。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密切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及时转发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法规,通过《临潼新闻》电视栏目、“美丽临潼”“临潼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播、刊发《临潼区初中学区划分》《您参保了吗?城乡居民医保热点问题解答来啦!》《临现场|求职“零距离”!1860个岗位》《即刻临潼|关键词里看发展——民生》等一大批相关稿件。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及时推出一批热点稿件内容,传递党和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图28.jpg图29.jpg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在报道灾难事故、特殊群体时,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权益保护原则,注重细节处理,通过化名、马赛克、声音处理等方式做好有关报道,避免因采访产生“二次伤害”。

3.以人为本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视听栏目《琳琳的Vlog》将镜头对准《复活的军团》“李斯”扮演者、“西安好人”宋大毛、特教老师代表李娜等平凡百姓,推出《卖灯笼的老夫妻:城里做小生意的14年》《临潼追梦者》《你相信光吗?》《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一批优质内容,向外传递向善向上力量,凸显人文关怀。图30.jpg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临剧场》系列精品情景短剧,通过生活化叙事、剧情式呈现、艺术化表达的方式,让“百姓故事百姓演”,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讲好临潼故事、传递核心价值。认真做好2023年“汇聚道德星光 绘就美丽临潼”先进典型发布分享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发布《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保护古树名木倡议书》《“节能降碳 你我同行”全民节能降碳倡议书》《“节约粮食 保障安全”倡议书》等内容,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持续办好《文化临潼》栏目,深入挖掘临潼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推出《鸿门一宴 千秋转机》《传奇穆桂英 千古穆柯寨》《寻找骊山击鼓坪的历史鼓声》等节目;在临潼本土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获第19届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奖后,《文化临潼》栏目推出两期专访特别节目,独家揭秘影片背后临潼电影人的努力与付出,讲述临潼文化产业的发展故事。启动《看·见临潼》精品短视频创推项目,通过影像化手段和可视化表达,全面展示临潼文物古迹、精品演艺、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等优秀传统文化。图33:《文化临潼》.jpg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利用所属媒体平台,认真做好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临潼区2023年度青少年科普夏令营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持续办好《健康临潼》栏目,积极向市民群众科普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七、安全责任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明确安全播出各环节责任,切实加强日常监督,不断优化播出管理,圆满完成春节、中国-中亚峰会、国庆节、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保期安全播出任务,全年未发生安全播出、网络安全事故。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治家办台、办网、办媒意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始终把好新闻稿件和新闻产品内容文字质量关、舆论导向关,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方面问题。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要求采编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严格贯彻落实《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有偿新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2.维护社会公德

彰显法治精神,弘扬社会正气,高扬道德风尚。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作用,围绕法律知识解读、交通安全、全区法治工作动态等,开展形式多样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第七届“凡星闪耀 文明临潼”道德模范、2023年度“临潼好人”、第一届“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人物事迹,以道德楷模的风范引领社会新风尚,维护公序良俗,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3.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全年未出现有违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的情况。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范用工制度,健全职工社会保障;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积极保障从业人员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充分保障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依法享有带薪年休假、法定假等各类假期;积极帮扶困难员工,并组织员工体检,保障员工健康,营造职工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要求,认真做好记者证申领、核验及日常管理工作,引导采编人员规范持证从业。全年,为2名人员办理了《新闻记者证》申领事宜,为1名离开新闻业务岗位的人员、1名调离本单位的人员、3名退休的人员办理了《新闻记者证》注销事宜,为26名持证人员进行了证件年度核验。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通过全干会、周例会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选派业务骨干赴先进地区学习媒体融合、人才培养、运营管理等先进经验和做法。每月编印《宣传提示》《易错点提示》,为采编人员新闻写作提供方向指引和内容参考,努力降低采编人员稿件和产品出错率。图38.jpg

图39.jpg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广告制作播出管理审查等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2023年,临潼区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新闻产品的传播力还不够强、新闻爆款产品内容不多、宣传平台的用户覆盖面还不够广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认真改进。

下一步,我们将以“外树形象、内聚民心”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提高自有媒体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大报大台大网上稿率和曝光度、提高新闻采编队伍能力和素质等目标任务,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资源,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继续讲好临潼故事、传播好临潼声音,努力为临潼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